《Ivy愛公葳》為知名社群創作者IvyChao和SoundOn共同原創的Podcast節目。第106集邀請到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 諶淑婷,分享什麼契機讓她決定用溫柔生產?快點擊以下連結收聽完整節目!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內容目錄
|溫柔生產的契機?
諶淑婷理事長的前兩胎都在家生的,她表示如果要選擇居家生產的話需要有助產師在旁邊開生產證明。她當初選擇溫柔生產的時候是2013年,台灣對溫柔生產的事還沒有很多討論。她當初當記者時剛好訪問到三位溫柔生產的女性;第一次採訪到的時候只覺得稀奇,採訪到第二位時覺得溫柔生產有何不可?採訪到第三位時,她已經覺得這是一個很合理的選擇。「如果你今天身邊有十個朋友都溫柔生產,你就會覺得這跟去醫院自然產或剖腹產沒什麼不同了。」因為人的視野或經驗會改變一個人的看法。
每個人都會害怕生產,諶淑婷理事長說她當初居家生產時也感到害怕,她當時覺得生產是一件有風險的事,他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身體跟相關知識提升、找助產師上生產課程。醫生還跟她說,很多人為了避免風險而選擇在醫院生,把所有責任丟給醫生,這才是錯誤的想法,也導致多起婦產科的醫療糾紛。
|居家生產小孩在旁邊看?
居家生產時,諶淑婷理事長的兒子趴在旁邊,看著妹妹生出來;還跟助產師一起做胎盤唾驗,整個生產過程他都有參與到,也對他影響深遠。理事長表示,以後有人問他「妹妹出生會不會高興?」他就可以說,他是全世界第一個看到妹妹出來的人,甚至比媽媽還早看到;以後他聽到女性是陰道產生小孩的,他也不會害怕,因為他親眼看到。對女性有月經也不會覺得疑惑跟噁心,因為他也看到媽媽生完寶寶後排一些血、胎盤出來,上過一次很完全的健康教育課程。理事長在生產前就已經跟兒子做過生產教育,跟他講等下會看到什麼,所以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可怕的遭遇,而是一門課程。理事長表示,也有一些小孩是抗拒的,明確表示不想看到這些東西,那就不要讓小孩參與,主要還是看孩子的接受程度。
本集帶大家深入了解,溫柔生產是什麼?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EP106|生產方式不只一種?諶淑婷:選擇「溫柔生產」,讓媽媽為自己的身體做主
撰文:潘婕
– 更多精彩訪談:【Ivy愛公葳】–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 Ivy愛公葳
(擷取自【Ivy愛公葳】SoundOn 資訊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