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戲劇顧問》為阿松&拉丁共同主持的原創的Podcast節目,以「戲劇人」的角度,閱覽各式影集、電影的戲劇結構與手法,帶聽眾一起品味戲劇其中的奧妙。《兩個戲劇顧問》第七季第5集-來與我們分享《流麻溝15號》究竟哪些地方表現可圈可點?又有那些地方令人覺得可惜?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圖:兩個戲劇顧問 Podcast 製作團隊 / 提供
內容目錄
|《流麻溝15號》故事大綱
改編自曹欽榮的《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講述1950 年代女性政治受難者到綠島集中營進行「思想再教育」的真實故事。電影刻畫三位不同年齡與身份的女性,包括女學生、才華洋溢的舞者與年輕母親,只因唱幾首歌、讀過幾本書,就一同「被消失」帶至火燒島服刑,甚至被抹去名字,改以編號代稱,就連戶籍謄本上也沒有相關資料,僅以「流麻溝十五號」六字代替。(此段摘至YAHOO電影戲劇-劇情介紹)
|「壓迫」的力道為何不足?
《流麻溝15號》講述1950年代火燒島再教育營的故事,雖然本質教育營與監獄是相似,但卻並不是真正的監獄,被關在這裡的囚犯都是思想犯罪的思想犯。這個架構在呈現上有個很嚴重的問題,觀眾實際上看不到所謂「思想犯的定義」到底是怎樣,而這個壓迫人民的政府又是為了防堵什麼樣的思想才建立這個再教育營?對於一個刻畫時代禁忌的描繪卻如此之模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確實有還原度不足的問題,而從戲劇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模糊會不斷削弱整個環境的「壓迫性」,也令人感到戲劇張力有空洞化的嫌疑。
|「群像」的刻劃有沒有成功?
《流麻溝15號》作為刻畫一段歷史傷痛的「群像劇」,拉丁表示電影某些部分非常精彩,尤其是加害者的軍人方、把國旗刺在身上身不由己的小兵、擁有自己的算計卻被大環境玩弄的大隊長,更別提小主管級別的幹事,某些時刻甚至會對犯人投以真實的感情。即便他們是加害的一方,即使依舊有可恨之處,電影還是把他們的「複雜性」用群像的方式描寫出來,讓觀眾看到大時代中,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就算是軍官等級,依舊是逃脫不了大時代底下的旗子,而在群像劇中使用許多豐富的角色去刻畫出大時代、情境下以及環境的氛圍,在《流麻溝15號》這部電影呈現的非常精彩。
本集帶大家深入了解,《流麻溝15號》究竟哪些地方表現可圈可點?又有那些地方令人覺得可惜?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S7EP5|聊電影《流麻溝15號》-火燒島的悲苦群像,台灣歷史電影的結構分析
撰文/編輯:曹瑞云
– 更多精彩訪談:【兩個戲劇顧問】–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兩個戲劇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