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愛公葳》為知名社群創作者IvyChao和SoundOn共同原創的Podcast節目。第123集再次邀請到Ivy的好朋友,Active Living積極生活創辦人 — 伊朗媳婦 Maggie,以及特別來賓:煮男,分享保存期限、賞味期限的意義哪裏不同?快點擊以下連結收聽完整節目!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內容目錄
|外帶包裝寫的都是「賞味期限」
煮男表示,日本人對於東西的「尊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對人、食物、時間等...的尊重,吃東西時會感謝食物的付出,就連斷捨離時也要感謝及道別要丟棄的東西,感謝它的付出。煮男認為日本人很分工合作,把工作劃分得很細; 優點是大家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把東西做到最好,缺點是隨機應變的能力沒辦法很快。
疫情前日本店是不做外帶的,因為他們認為外帶回去無法保證食物的味道,所以日本外帶包裝寫的都是「賞味期限」而不是「保存期限」,因為他們認為他們賣的是食物品質而不是食物,從這點就能看出日本的職人精神。但也因為日本人喜歡把一件事做到完美、堅持花很久時間作業,導致日本人很難追上如今流行的快時尚、快節奏的步調。
|日本注重專業學歷其次?
搞笑藝人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因為他們把幽默及搞笑變成一件很專業的東西,跟台灣的演藝生態有很大的差別。日本人認為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靈魂,所以職人精神對他們來說不只包含產品,還有一件東西的靈魂,所有東西都要做到好才敢拿出來賣。
|日本人都慢慢來卻不會遲到?
日本人都慢慢來卻不會遲到,因為他們會依照自己慢的步調調整時間,讓自己不會急或趕的做一件事。網路時代因為快速資訊侵入,也對日本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跟討論空間,有些職人精神店因為面對網路的質疑聲浪而選擇收店,因為在疫情期間要持續保持好的東西給客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有些職人店自認無法維持好品質而選擇收店。
本集帶大家深入了解,保存期限、賞味期限的意義哪裏不同?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EP123|【職人文化】日本製=品質保證?一生懸命,花再多時間也要做到最好!
撰文/編輯:潘婕
– 更多精彩訪談:【Ivy愛公葳】–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 Ivy愛公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