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戲劇顧問》為阿松&拉丁共同主持的原創的Podcast節目,以「戲劇人」的角度,閱覽各式影集、電影的戲劇結構與手法,帶聽眾一起品味戲劇其中的奧妙。《兩個戲劇顧問》第九季第8集要討論的是兩個男孩與社會觀連結的高分大作《怪物》。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圖:兩個戲劇顧問 Podcast 製作團隊 / 提供
內容目錄
|懸疑結構-反派的呈現
《怪物》的導演-是枝裕和,向來擅長捕捉日常生活的碎片,以溫柔又帶點嘲諷的鏡頭直指社會現實中的殘酷,如此特別的電影語言自成一格。
《怪物》這部電影的背景是發生在有著偌大湖水的郊外小鎮,裡面住著疼愛兒子的單親媽媽、為學生著想的學校老師,以及天真的孩子們,鎮上的居民過著安穩的日子。就在某一天,學校內發生了吵架衝突,乍看是常見的孩子間的爭吵,當事者的說法卻產生了分歧,進而影響到社會與媒體,讓事態愈來愈嚴重。劇情以單親母親、學校老師、孩童,三種不同的視角來講述這起孩子間的爭吵⋯⋯。
這部電影前半段劇情為單親母親、學校老師、孩童間的彼此指認,探討誰是沒有人性的怪物; 到後半段變成兩個男孩成為彼此出口,富有溫度的故事,細緻的結構與手法的鋪陳令拉丁覺得《怪物》是部讓人感動的電影。拉丁也討論到反派的手法「強調傷口,不強調兇手」的方式,強調反派對於主角造成的影響,把重點放在反派的行為上,以及對於主角產生的後續影響,弱化反派的結局跟明確結果。
|畫風突變:類型誤導戲劇手法
阿松分享《怪物》是以類型誤導戲劇手法呈現,特色是先讓觀眾誤以為電影是在講某一種類型的風格,但從劇中突然間畫風突變,將焦點放在類型之間的衝突上,並透過轉化達到強烈的反差之力。故事一開始是從母親角度出發,看到湊水壺裡有沙子、少了一雙鞋等…讓母親以為湊在學校被霸凌,但當她到學校時只聽到校長機器般的道歉。一直到中間發生的颱風天產生了轉變,畫面開始變成老師視角,老師被炒魷魚,回到家時從湊的作文裡發現了真正的秘密,湊不是霸凌者,而是另有其人,後面再度切換成孩子視角,湊和星川快樂的在車廂裡嬉戲,裡面有屬於他們的回憶,也是他們愛情萌芽的開端。
電影從大人視角為孩子們的霸凌,但從孩子視角為愛情故事,而片名「怪物」會讓觀眾一開始以為怪物是哪一個令人恐懼的角色,但當觀眾認真去尋找時,也就掉進是枝裕合導演拍攝整部的重點。其實對於霸凌者,星川是因為性向不同被視為異類、怪物,但在星川與湊眼裏,霸凌者才是怪物,導演用了很巧妙的方式讓我們知道,怪物其實並不只是指那群傷害別人的人,也指向了那群被傷害的人。從大人們的不諒解、孩子們逃脫但做了觸法該被譴責的事,呈現整個故事其實人人都是怪物,只是角度不同、看法不同而已。
|開放式結局
《怪物》的最後,湊和星川從車廂走出來,外頭是陽光明媚很舒服的天氣,兩個小孩相相視而笑。導演留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結局,沒有明說最後兩個孩子是生是死,反而留下很多想像空間給觀眾。拉丁和阿松在最後探討青少年性向問題,拉丁覺得不去呈現或是討論,不代表不存在,性平教育其實是很複雜的事,因為不確定國小、國中年紀的孩子是否了解所謂的性,在溝通或討論上會有難度。另外,阿松覺得《怪物》題材用國小年紀探索性向,有種很奇特的純粹感。這部電影的劇本非常有深度,每個角色的刻畫都很立體,即使鏡頭不多的星川爸爸或是校長,或是其他老師、同學間的對話,都是層層的堆疊、一道道的伏筆。
本集要討論的是兩個男孩與社會觀連結的高分大作《怪物》。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S9EP8|聊電影《怪物》-沒看過別再猶豫,不該被暴雷的高分作品!
撰文/編輯:王郁婷
– 更多精彩訪談:【兩個戲劇顧問】–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兩個戲劇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