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EP3|聊電影《奧本海默》-傳記電影可以這樣拍?雕琢精細的上乘作品!

《兩個戲劇顧問》為阿松&拉丁共同主持的原創的Podcast節目,以「戲劇人」的角度,閱覽各式影集、電影的戲劇結構與手法,帶聽眾一起品味戲劇其中的奧妙。《兩個戲劇顧問》第十季第3集要討論的是今年討論度最高的強檔片之一《奧本海默》。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圖:兩個戲劇顧問 Podcast 製作團隊 / 提供

《奧本海默》是一部傳記片,改編自凱·柏德和馬丁·J·薛文所撰寫的傳記,由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和執導,電影有三條故事線,分別是奧本海默發明原子彈的過程、一場針對奧本海默的聽證會,以及後來奧本海默的政敵——史特勞斯,想要進入內閣的提名委員會,透過這三條線交織出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一生的榮辱與悲劇。

|不明確的電影主線

《奧本海默》最明顯的兩條故事線,分別是奧本海默成為原子彈之父的緣起與史特勞斯為進入內閣而展開的提名委員會。阿松認為這兩條主線的完整性都相當高,但也正因為這樣,觀眾在觀賞時會一時之間不知道哪一條才是本部電影的主線。若說奧本海默的本傳故事才是主線,那麽提名委員會的主線似乎有許多情節是可以不用呈現的,反過來說,若說兩場聽證會才是主軸的話,那麼整段製作原子彈的過程似乎又可以取消掉。兩條主線都足以成為一部獨立的電影,放在同一部電影裡面不免有搶焦的嫌疑。

但其實這段故事線能讓觀眾更加認識奧本海默的人生歷程,也能從而得知奧本海默在製作原子彈前後中心境上的轉變,這也讓史特勞斯提名委員會的這個橋段成為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主線不明確的問題,也沒有真的嚴重干擾到劇情的進程,整體呈現上還是相當高明。

|普羅米修斯的結構

奧本海默被形容為現代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是出自於希臘神話的人物,他因為從眾神手中偷取火種給人類,而一生為此受罰。

拉丁將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分成兩部分,分別是「盜取天火」與「承擔受罰」,他認為《奧本海默》也有著相同的結構,從奧本海默發明原子彈到二戰結束的過程為「盜取天火」,奧本海默參與聽證會遭受誣陷則為「承擔受罰」,這兩段敘事讓觀眾了解為什麼奧本海默會說出:「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這句名言,也更為體會到他因為製造原子彈而產生的愧疚感。電影藉由並行結構,在不同的故事線中放入相同的元素,在高潮或結尾時揭露彼此的共同點,創造出更大的亮點。

|這部傳記電影如何吸引大眾?

阿松和拉丁認為《奧本海默》雖然片長三小時,卻不會有漫長的時間感,整體戲劇編排與結構相當完整,即便有著大量的人物與資訊,在敘事上,依舊清楚勾勒出人物關係與他們彼此間的衝突。《奧本海默》雖為傳記片,但透過諾蘭高超的敘事手法,成為一部有別於一般傳統概念的有趣傳記片,適合多次觀影從中觀察不同細節。

本集要討論的是人物傳記片《奧本海默》。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S10EP3|聊電影《奧本海默》-傳記電影可以這樣拍?雕琢精細的上乘作品!

撰文/編輯:陳穎君

– 更多精彩訪談:【兩個戲劇顧問】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兩個戲劇顧問

圖片擷取自【兩個戲劇顧問】SoundOn 資訊欄

我們是兩個從事戲劇工作的戲劇人!

每周一次,我們將帶你用著「戲劇人」的角度,閱覽各式影集、電影的戲劇結構與手法,讓你深深體驗一回,「看山不是山」的精闢觀點。

不論是想感受結構的魔力,還是觀點的尖銳,或者,只是聽聽兩個戲劇人暢談戲劇作品,都歡迎進來陪我們一起品味戲劇其中的奧妙喔。

歡迎透過粉專或者EMAIL聯絡我們喔!

FB粉專:facebook.com/TwoDramaturgs

IG粉專:instagram.com/twodramaturgs

Email:twodramaturgs@gmail.com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pay.firstory.me/user/ckrmui5qu2wj108832c495hnk

平面設計:陳亮君

預設圖片
聲音名人誌
文章: 31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