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戲劇顧問》為阿松&拉丁共同主持的原創的Podcast節目,以「戲劇人」的角度,閱覽各式影集、電影的戲劇結構與手法,帶聽眾一起品味戲劇其中的奧妙。《兩個戲劇顧問》第十季第4集要討論的是在Netflix榜前十名好幾週的台灣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

圖:兩個戲劇顧問 Podcast 製作團隊 / 提供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一部台灣律政影集,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講述主角——佟寶駒,擔任一場發生在基隆某座漁村的海濱滅門命案的公設辯護人,所展開的情節。一名印尼籍員工殺害雇主其一家三口;一名阿美族人同時為死者親屬的公設辯護人,藉由不同背景設定的角色互動,與這場辯護各自不同的立場拉扯,《八尺門的辯護人》更談論到種族、死刑與司法正義相關的議題。
內容目錄
|「師徒制」的成長結構
《八尺門的辯護人》採用「師徒制」的結構,所謂的「師徒結構」常作為職人劇中人物關係的勾畫呈現方式,角色搭配通常為一名富有理想、滿腔熱血的職場新人,與一名經驗豐富卻循規蹈矩的前輩。透過這種戲劇結構,觀眾可以與新人一同探索,並且順著劇情發展職場前輩會在旁針對每個事件,做出幫助劇情推展的反應。
佟寶駒是一名即將退休的公設辯護人,連晉平則是剛踏入司法系統的替代役男,從兩人的角色關係可以看出師徒結構的呈現。而阿松認為藉由這個海濱命案的事件,本劇將重點聚焦在兩人是如何影響彼此的理念——對於死刑存廢與否的辯證。有著許多公辯經驗的佟寶駒,認為死刑的廢除無關正義,更關乎政治角力;雖為新人,卻有著豐富法學知識的連晉平,則願意不斷嘗試做出改變。因為信念上的落差,衍伸出兩人不同的形式風格,但也因此出現兩人可以互相學習的空間。
|「小鎮般的世界觀」如何增加張力
「小鎮般的世界觀」意指整個作品就如同一個小鎮,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著相互關聯的關係。拉丁認為《八尺門的辯護人》透過這種戲劇結構,更加呈現出現實的無力感,並加深法律與正義之間的討論。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有關聯,常常就會容易有私情的介入,進而模糊劇中對於公共議題的探討,但本劇不但沒有讓人物彼此的情感模糊了議題的討論,《八尺門的辯護人》反而利用這層情感去碰撞角色的信念,進而強化戲劇中的衝突,佟寶駒也因為情感的牽連,而改變了他對於司法正義的看法。
阿松認為《八尺門的辯護人》整部劇色調灰暗,卻相當契合本部作品對於法庭的態度,劇情稱不上是峰迴路轉,不過人物的內在衝突仍相當劇烈,創作者成功在戲劇中展現現實的無力感。拉丁分享本劇雖然有談論關於死刑的議題,卻缺乏戲劇中該有的角色獨特情感,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討論,則是稍稍可惜一點,而本劇應為懸疑片,整體的戲劇鋪陳並沒有在結尾時呈現最大的張力。即便稍有不足,《八尺門的辯護人》仍是值得欣賞的一部影集。
本集要討論的是台灣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S10EP4|聊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第十季第一部影集,現實又黑暗的議題作品!
撰文/編輯:陳穎君
– 更多精彩訪談:【兩個戲劇顧問】–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兩個戲劇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