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愛公葳》為知名網紅「Hey,我不是程又青,我是 Ivy Chao」和SoundOn共同原創的Podcast節目。第158集邀請到賀郁文貝莉一起來聊聊成為作家的心路歷程,快點擊以下連結收聽完整節目!
– 點擊收聽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KKBOX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

圖:Ivy愛公葳 Podcast 製作團隊 / 提供
內容目錄
|寫作的動機和堅持的原因
貝莉從23歲就在失戀雜誌網站開始嘗試寫作,其實她從國小就立志要當一個作家,因為父母很早就離婚,所以貝莉小時候的性格並不像現在那麼開朗,而是內心囤了很多話,喜歡用寫的抒發出來,寫作是她安全感的來源。
Ivy很好奇為什麼作家可以有這麼多創造力和想像力?對世界的觀察相當細微,這是天生還是後天培養的?貝莉回答這不一定,因為她一開始打工是做餐飲業,會接觸到各種人,與其說是想像力豐富,不如說是很容易遇到有趣的故事,身邊的人和自己的故事都會成為筆下題材。
接著Ivy問貝莉會繼續寫作的原因是什麼?貝莉回答她覺得隔在電腦後有種安全感,可以好好的把話說完,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踏入編輯的工作後,她發現自己更喜歡幫人完成作品。創作的過程其實很孤寂,最後很容易用情緒化來完成作品,使自己感到匱乏的地方,都成為當上一個編輯後會注意的事情,也開始可以用自己的立場,去理解大部分作者的想法。
|創業之路:從挫折到創新
貝莉才剛創業就遇上疫情,有兩三年是比較辛苦的,執行案子時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去努力, 當時覺得這些會成功的案子,卻沒有能馬上變現的時候,其實心裡是很慌張的,所以貝莉一度因為想做的更好, 而差點失去自己的信念。這時有位前輩對她說人就是要做自己擅長的事,被前輩當頭棒喝的貝莉也頓時領悟到別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因此中間停了4、5個月都沒有出書, 而是跑去種菜,她藉由種菜整理自己的想法,暫緩腳步再重新開始。
貝莉除了堅持自己出版社原本的期待跟期望,也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例如異業合作、或去偏鄉小學做美學教育推廣。在種菜的期間,她也想了很多如何讓書變得更好,不對自己的產品失去信心,也做了一個不一樣的調整,她開始邀請大家一起募書送小朋友, 由於兒童醫院在疫情期間不能進入,剛好有一位專寫兒童癌症的作者說兒童醫院現在需要500本書,於是貝莉便開始詢問身邊的人,結果沒想到只花了一個禮拜就募到了,募書期間有好多人幫忙,這讓她覺得受到許多人的認可,現在正在做的事是對的,而書本結合關心社會,也使的這件事變得更有意義。
本集帶聽眾一起了解貝莉是如何堅持作家這條道路,快點擊收聽完整節目EP158|不按常理突破疫情,讓書更有意義。賀郁文:人生不是變好就是變糟,我只想任性的奮力一搏
撰文/編輯:董芳綺
– 更多精彩訪談:【Ivy愛公葳】–
– 閱讀更多專業人士的精彩職涯訪談分享:【產業達人】 / 【娛樂生活】/【人生旅程】–

節目介紹 / Ivy愛公葳